#西班牙安達魯西亞旅遊 #Andalucía #西班牙格拉納達 #摩爾式建築 #阿爾罕布拉宮 #Alhambra #世界文化遺產 #UNESCO
阿爾罕布拉宮Alhambra
地址: C. Real de la Alhambra, s/n, Centro, 18009 Granada, 西班牙
電話:+34 858889002
營業時間:4/1~10/14 08:30~20:00;10/15~3/31 08:30~18:00
門票:門票種類多,一般多購買日間票「Alhambra General」19.09歐元,可參觀宮殿及花園等主要建築。需持護照查驗
官方購票網站
註:這裡的遊客非常多特別是夏季;可提前3個月至網上訂票;基本上每天營業後每30分鐘放行300人;網路預約票時,需指定參觀時段(無法修改);不可攜帶大於40 x 40公分的背包進入
檢視較大的地圖地圖標示處為售票、取票口。
鬥牛、佛朗明哥發源地的西班牙「安達魯西亞地區」(Andalucia),這裡有著綿延的田園、湛藍的海岸、滿山滿園的橄欖樹,以及絕美的濱海白色小鎮,十足十的氣氛悠閒、讓人很慵懶放空的地方。不過,來訪安達魯西亞,特別是格拉納達(Granada)、哥多華(Córdoba),這2座曾被北非阿拉伯人(摩爾人,Moors)統治數百年的世界文化遺產城,還是得收起放懶的心,畢竟這裡有太多無價的伊斯蘭藝術寶藏,等著被開啟。這一篇先來介紹1984年被列入UNESCO世界文化遺產城的格拉納達「阿爾罕布拉宮」Alhambra。
阿爾汗布拉宮,阿拉伯語意為「紅色的宮殿」。摩爾人統治之前,原址就已是一處羅馬人所遺留的千年歷史碉堡,摩爾人入侵的奈斯爾王朝(Nazarí,1232年至1492年)初期,於此興築阿爾汗布拉宮,特別是1236年摩爾人被天主教逐出處哥多華、退至格拉納達後,更大規模展開擴建,100多年來頃全力將伊斯蘭藝術中繁複的雕刻、噴水池、拱廊石柱等元素,注入宮殿,全盛時期佔地面積廣達130公頃,並可同時入住2000多位皇室、貴族。
15世紀晚期天主教勢力進入格拉納達,奪下宮殿後,雖然沒有大加破壞,不過查理五世(Carlos V)於1526年改建出一座以羅馬石柱所支撐的圓形宮殿:查理五世宮(Palacio de Carlos V),讓摩爾式風格的阿爾汗布拉宮,融入了文藝復興式風格。同時,查理五世宮附近的清真寺也被改建為天主教堂。
▲ 阿爾汗布拉宮全區圖。©alhambra.org
▲ 由售票口進入走過一段林蔭小徑後,可見到這幢以清真寺改建成的天主教堂:Iglesia de Santa María de la Encarnación - Alhambra。
▲ 教堂旁的這幢建築是查理五世宮,裡面是阿爾罕布拉宮裡最具文藝復興風格的建築,也是我們這趟參觀的第一個宮殿。
▲ 走進這座門,便是氣勢磅礡2層樓圓形中庭,和摩爾式建築形成鮮明對比。
▲ 查理五世宮殿最主要就是看這座羅馬石柱圓形中庭,但這樣的建築在塞維亞看太多了、而且更壯觀,所以就匆匆一別。
我們第一個造訪的宮殿:查理五世宮(Palacio de Carlos V),算是小菜一碟,沒什麼人潮、看頭也還好。但當走進Puerta del Vino這座城門,阿爾罕布拉宮的精彩旅程才正式展開。
這座被高達30公尺石砌圍牆所包圍的阿拉伯大宮殿,裡頭規劃著多座大大小小的宮殿、中庭、花園、堡壘,一趟行程下來最基本約得步行5公里路、需時約3個小時,很累,但很值得。由於阿爾罕布拉宮有人流管制(每30分鐘放行300人),而且其中有4個宮殿、庭園(阿卡薩巴城堡Alcazaba;納斯瑞德宫Palacios Nazaríes,含括獅子庭院Patio de los Leones;帕塔爾宮El Partal;赫內拉利費宮Generalife),每個人當天只能參觀一次、不得走回頭路,而且想在這4個地方多留一會兒,門都沒有,會有人催著你前進、並拉起封鎖線的。
▲ 走進Puerta del Vino這座城門,阿爾罕布拉宮的精彩旅程正式展開。
▲ 走進城門不久,左手邊這片建築群是阿卡薩巴城堡Alcazaba。
▲ 由上圖的阿卡薩巴城堡前廣場,可遠眺與阿爾罕布拉宮同為世界文化遺產城的古城:阿爾拜辛Albaicín。
▲▼ 納斯瑞德宫Palacios Nazaríes的Mexuar room,阿拉伯語中意為「諮詢之所」或「議政廳」,這片佔地龐大的區域,也是整座宮殿歷史最悠久的建築。
▲▼ Mexuar room的門楣、廊柱、牆面,處處盡是摩爾式的木雕、石雕,雕工極其繁複。
▲▼ Mexuar room的這處議政廳,牆面上的浮雕看頭十足,同時可透過拱形窗戶遠眺古城:阿爾拜辛Albaicín全景。
▲ 阿爾拜辛Albaicín,這座古城最有名的是佛朗明哥演出,整處區域約有數十間小酒吧有提供,是當地熱門的夜生活去處。
▲ 有高塔的建築為聖尼古拉斯教堂(San Nícolas Church),前方的聖尼古拉斯展望台是阿爾拜辛最人氣的展望台。
阿爾罕布拉宮最受矚目、雕工也最精緻的宮殿:納斯瑞德宫Palacios Nazaríes,佔地非常龐大,整體以水景、雕刻、馬賽克拼貼、拱門和光影著稱。走過前面的「議政廳」Mexuar room,再順著指定路線往前走,不久便可來到阿爾罕布拉宮最具代表的水之中庭:香桃木院(也稱桃金孃中庭,Patio de los Arrayanes)。
這處中庭,中央處規劃了34 X 7.1公尺的長方形水池,其設計是用來反射水池旁科馬列斯宮(Torre de Comares)的牆身、拱門與藍天光影,產生視覺上的對稱美感。以每天天氣好的「下午」最美,想站在中央位置拍攝對稱的畫面,人多時就只能排隊等待了。
▲▼ 香桃木院(Patio de los Arrayanes)也稱為科馬列斯中庭(Palacio de Comares),水池後的這幢建築即為科馬列斯宮。
納斯瑞德宫分有很多小廳、小殿,其中的科馬列斯宮(Torre de Comares),就是水池映稱的那座建築,是當年的阿拉伯蘇丹王就在這裡接見大臣、外賓。整座室內空間的牆身、天花版、以及圓拱門,都雕刻上繁複的貝殼,花卉、星星等大自然中的花紋為飾,特別是科瑪萊斯宮裡的使節廳(Salon de Embajadores),曾是王座所在地,更是將摩爾式雕工發輝得淋漓盡致。
▲▼ 科瑪萊斯宮裡的使節廳(Salon de Embajadores),被官方公認是阿爾罕布拉宮裡最華麗的殿堂,這裡曾是王座所在地。
納斯瑞德宫的精彩之處還沒完,緊接著登場的是獅子庭院(Patio de los Leones)。這處長方形的庭院(其實是中庭),中間處設置了一座有12頭獅子雕刻的圓形噴泉而得名,特別的是這座噴泉還連接了4條小水渠,分別將四面建築迴廊裡的小噴泉水流,接引至獅子噴泉下方,形成宛如河道般,造景之外也為酷熱的夏天起到降溫作用。
獅子庭院的四周,是佈滿繁複雕刻的拱形迴廊,以124根細長的大理石柱支撐,並以軸線對稱的方式排列,如此精緻華麗的中庭,因為四周的建築是當年蘇丹王及妻子「們」的居所。
▲ 獅子宮殿是當年蘇丹王及妻子「們」的居所。原先是一座獨立的宮殿,但在天主教徒取回格拉納達後,將它與納斯瑞德宫合併。
▲ 中央的獅子噴泉連接了4條小水渠,分別將四面建築迴廊裡的小噴泉水流,接引至獅子噴泉下方。
▲ 長形的獅子庭院兩端,各有一座石柱密佈的裝飾性亭子。亭子後方的建築分別為蘇丹(阿本塞拉赫斯廳Sala de los Abencerrajes)、蘇丹娜(兩姊妹廳 Sala de Dos Hermanas)的房間。
▲ 獅子庭院中的迴廊地上,可見到一座座圓形小噴泉,水流會流至獅子噴泉。
▲ 蘇丹的房間,阿本塞拉赫斯廳Sala de los Abencerrajes。
▲ 兩姐妹廳的穹頂,為8角星形的蜂窩狀,上方另開有16個透光孔,引進光源,非常精美的設計。
看完了宮殿,接下來看庭園。帕塔爾宮(El Partal)是一座有點雷同香桃木院、以水池映射倒影為裝飾,並規劃有層疊流水的庭院,因為在長方形水塘的底端規劃了一座五拱廊建築,做為觀景台之用,又被稱為「門廊宮」(del Pórtico),是阿爾罕布拉宮群中最古老的宮殿式建築之一。
不過,1492年西班牙人趕走摩爾人之後,這裡成了私人住宅,並被大規模改建;1891年,才捐贈給西班牙政府,拆去候期建築並改回以花園為主的目前樣貌。這一區我們沒停留太久,因為相較於庭園,下個景點的赫內拉利費宮(Generalife),規模更大、更有看頭。
▲▼ 帕塔爾宮(El Partal)又被稱為「門廊宮」(del Pórtico),因為這座因為五拱廊形成的柱廊建築而得名。
▲ 由帕塔爾宮往下個景點赫內拉利費宮的途中,可見到部分的城牆建築,以及山下的阿爾拜辛古城。
阿爾罕布拉宮最後一站,來到了赫內拉利費宮(Generalife)及其花園,這裡最初規劃於13世紀,為當時蘇丹王的夏宮,同時也是附屬的離宮,依著太陽山(Cerro del Sol)而建,可俯瞰阿爾罕布拉宮,以及阿爾拜辛古城。
佔地龐大的宮殿,設計面向是為提供一處寧靜、放鬆、並可避暑的休閒場域,因此更著重於花園、流水的規劃,佔地大片外,庭園還分有上、下庭園兩大部分,同時也巧妙利用了噴泉水景、水渠和各種開花、綠樹等植物以及大片的果園,營造出一種靜謐、悠閒且清涼的氛圍。
▲ 這裡是夏宮最受矚目的水渠中庭(Patio de la Acequia),後方的建築為觀景台。是西班牙最古老的摩爾人花園之一。
▲▼ 夏宮的花園裡處處可見有著涓涓水流的造景噴泉。
▲ 夏宮的上庭園,是遠眺阿爾罕布拉宮+阿爾拜辛古城最棒的場域。
▲ 往出口方向的步道,規劃了一條夾竹桃綠色隧道,夏天的開花時節,變身為一條桃紅花海隧道。
▲ 傍晚時從阿爾拜辛古城遠眺阿爾罕布拉宮。
更多即時美食、旅遊資訊,歡迎加入:齊哥的食旅探go 臉書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