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周邊必訪景點 #漢陽陵 #漢景帝劉啟 #裸體俑 #微笑彩俑 #中國最初的微笑 #珊珊 #世界最早的茶葉
漢景帝陽陵博物院
地址:西安咸陽國際機場專線公路東段
電話:029-62657530
營業時間:旺季(3~11月)08:30~18:30、淡季08:30~18:00
門票:旺季(3~11月)70元人民幣、淡季55元人民幣
註:實行實名制線上預約購票。遊客可以透過「漢景帝陽陵博物院」和「漢陽陵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官方微信公眾號購票
官網
西安周邊著名的文化景點非常多,特別是秦、漢、唐朝的陵墓;比如,秦皇陵的兵馬俑、唐太宗的昭陵,以及唐高宗、武則天的乾陵...,這也讓很多人遺忘了同樣超級有看頭的漢陽陵。
漢陽陵是西漢第6位皇帝漢景帝劉啟(西元前188年-前141年),與其皇后王娡的合葬陵墓,陵園總面積約20平方公里(約1.3座綠島大小),始建於西元前153年-前126年,修建時間長達28年。這座佔地龐大的陵墓,也有著雷同秦皇陵的兵馬俑(陶俑陪葬坑),只不過兵馬俑是比真人還高大一些的陶俑,而漢陽陵的陶俑,則是縮小至50~70公分,整座陵園裡81條長長短短的陪葬坑裡,滿滿的都是裸體俑、素衣俑、仕女俑、動物俑...宛如一座地下的「小人國」。
▲ 圖中綠色的小山丘,就是漢景帝劉啟的帝陵。考古學者並未對帝陵本體進行挖掘,主要是小規模挖掘外圍的陪葬坑與周邊墓葬。
▲ 位於帝陵一旁的帝陵外藏坑遺址保護展示廳,裡面可見到10條陪葬坑實況,下文會介紹。
▲ 漢陽陵的規模圖。圖中的一條條長短不一的直線,是陪葬坑。
漢陽陵在1999年規劃成為「漢景帝陽陵博物院」,整座園區分有:帝陵外藏坑遺址保護展示廳、考古陳列館、南闕門遺址保護廳、宗廟遺址4大部分。
4大部分中,最受矚目的是帝陵外藏坑遺址保護展示廳。它是全世界第1座深入地底的地下博物館,前面有說到整座漢陽陵有著81條或長或短的陪葬坑(也稱外葬坑),而這處展示廳主要展示的是其中編號12~21號的10條陪葬坑,並將遺址原封不動地保留在地底下,讓人可透過全玻璃式通道(含地面),近距離且全方位俯視每一條坑道,以及坑道內的陶俑等遺址,仿佛踏入了一處神秘的時光隧道。
▲ 進入展示廳的通道一路往地底下走,直到入口處。
▲▼ 展示廳入口處的漢景帝帝陵模型,四面呈放射狀的陪葬坑中,圖中紅色圈起處,是館內可見到的10條陪葬坑。
▲ 進入展示廳後,通道仍然一路往下走,盡頭處才是10條陪葬坑。
▲ 從通道上可看到等一會要參觀的考古物品展示間;展間以漢代建築呈現,大紅色的燈光增添詭譎的氛圍。
走進陪葬坑的玻璃通道前,得先穿上館方發放的鞋套,接著才可踏上長達700公尺的全透明玻璃通道。
這條玻璃通道架構在遺址上方,讓人得以俯視、或低頭看著腳底下,觀賞埋藏了2000多年的漢陽陵外藏坑。10條坑道中,分別可看到儀仗坑、工匠俑坑、日常用品坑、牲畜坑、車馬坑、糧食坑等不同功用的坑道,其中最令人驚訝的是,坑道裡成排成片的「裸體俑」!?!
每一條陪葬坑裡面,幾乎都可見到身長約50~70公分、非常大量的無手「裸體俑」(也稱著衣式陶俑)。這些陶俑,雙手以木頭製成可動式,而且身穿布質服裝、手持兵器,但雙手、服裝及兵器早已腐化消失殆盡,呈現出赤裸裸的樣貌。
與秦皇陵兵馬俑不同的是,漢陽陵陪葬坑裡的這些陶俑,除了體型矮小、有男有女、男女的特徵完全展現,而且是使用模具打造的,之後再一尊尊進行手工修飾與細節加工,這種製作方式在西漢時期已經相當成熟,能夠大規模生產統一規格的陶俑,以滿足帝王陪葬的需求。
▲ 雖然是以模具大規模打造,但這些陶俑的臉部表情,幾乎每一尊都不太一樣。
▲ 這些陶俑中有男有女,女性有胸部、男性可看到生殖器。文後段介紹的考古陳列館,可看到更細部的展示。
▲ 這個坑為16號坑的牲畜坑,圖中立牌處,有著狗、羊、鹿、兔子等遺骸。圖中的男、女裸體俑主要負責烹煮食物。
▲ 15號坑出土了距今2150多年的茶葉,還被登陸為《金氏世界紀錄》世紀上最早的茶葉。該茶葉現存於考古陳列館內,文末有介紹。
▲ 17號坑為牲畜坑,出土了大量括馬、豬、狗、羊、雞、鴨等動物陶俑。
▲ 走完10條坑道的最裡處,展示了陪葬坑裡的馬車,及裸體俑原本的衣著樣貌。
▲ 參觀完10條坑道,展示廳裡還規劃了一小處的文物展示。但最精彩的,全都存放於下一站要參觀的考古陳列館內。
▲ 裸體俑原本的樣貌為圖中穿上一深漢服的那尊。右2那尊為加上可動式木製手臂樣貌。
▲ 陪葬坑裡還發現了大量的漢代祭祀物品,比如圖中展示的青銅樂器。
參觀完帝陵外藏坑遺址保護展示廳,距離數分鐘車程外(門票含有接駁車)的文物陳列室,更是非來不可的地方,所有陪葬坑裡挖掘到的重要文物;比如金氏世界紀錄中世上最早的茶葉、有「東方蒙娜麗莎的微笑」、「中國最初的微笑」等美稱的彩色仕女俑《珊珊》,都在這裡。
同時來到這裡也才能看到,漢陽陵陪葬坑裡的陶俑,除了身穿布質衣服、雙手無木製的「裸體俑」 (也稱著衣式陶俑)之外,還有一種為刻有服裝、雙臂的「素衣俑」(也稱塑衣俑)。素衣俑的衣物由陶土製成,與陶俑一體成形。
▲ 文物陳列室的出入口。
▲ 藏有大量漢陽陵文物的陳列室裡,最有看頭的為「裸體俑」及「素衣俑」展示。此部份為裸體俑。
▲ 前文有提到,身長約50~70公分的裸體俑,雙手以木頭製成,且身穿布質服裝,但雙手、服裝早已腐化,呈現出赤裸裸的樣貌。
▲▼ 圖片中腿部為跨姿的裸體俑為女性。
▲ 這尊是匈奴人形象的跨姿裸體俑。
▲ 「裸體俑」 (也稱著衣式陶俑),風化前的樣貌如圖中中間的那尊。此為女性裸體俑。
▲ 裸體俑有男、女之別,圖中後排為男性、前排為女性。
▲ 這2尊男性裸體俑的差異為:左邊為太監、右邊為正常男性。
▲ 除了裸體俑,文物陳列館內也展有陪葬坑挖掘出的「素衣俑」(原本的陶俑上已刻有服裝、及雙臂)。圖中的素衣俑為仕女俑。
雕刻有衣物的素衣俑(也稱塑衣俑),角色多為文官、樂伎、仕女等為主。眾多的素衣俑中,以「彩繪仕女俑」最受矚目。漢陽陵的仕女俑,色彩之所以能夠保存2000多年至今,主要原因是使用礦物顏料上色,化學性質穩定;比如紅色來自辰砂(硫化汞)、黑色為炭黑(木炭粉末)、白色為高嶺土或石膏粉,黃色為氧化鐵、綠色為孔雀石 ,能夠較長時間抵抗氧化與分解。
文物陳列館的地下一樓中,可見到非常多尊保存完好、顏色也豔麗的仕女俑。它們或坐、或站,有的還半遮面容,展現出嬌羞、楚楚動人的一面。其中的一尊《珊珊》,被列為漢景帝陽陵博物院的鎮館之寶,同時也被譽為「中國最初的微笑」,迷人之處在於藏在袖口後方若有似無、微微上揚的嘴角,仿佛一位含羞淺笑的少女。珊珊的微笑,在網路上也有很多人拿來和蒙娜麗莎的微笑相對比。
▲ 仕女俑優雅的姿態、神情,展現出「文景之治」盛世下漢代女子的日常形象。
▲▼ 這尊仕女俑《珊珊》,被列為漢景帝陽陵博物院的鎮館之寶,同時也被譽為「中國最初的微笑」。
▲ 《珊珊》的髮飾為垂髻--墜馬髻,這也是西漢女子常見的髮飾之一。
▲ 帝陵南闕門出土的陶製圍棋盤,為中國發現時間最早的圍棋盤。
▲▼ 15號陪葬坑出土的茶葉,距今約2100年,為世界最早的茶葉;2016年被登錄為金氏世紀紀錄。
更多即時美食、旅遊資訊,歡迎加入:齊哥的食旅探go 臉書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