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周邊必訪景點  #乾陵  #唐高宗  #武則天  #永泰公主墓  #仿唐地宮
陜西咸陽。乾陵︱唐高宗、武則天陵墓。

咸陽市。乾陵
地址:陕西省咸阳市乾县城关街道
電話:029-35510222
營業時間:旺季(3/1~11/30)08:00~18:00、淡季08:30~17:30
門票:旺季(3/1~11/30)全票100元人民幣、淡季全票80元人民幣
註:
1、可直接持身份證件(台胞證)在景區入口購票;或至官網、官方微信線上購票
2、門票包含的景點:乾陵、乾陵博物館(永泰公主墓)、仿唐地宮、懿德太子墓、章懷太子墓
3、景區內有循環接駁車至各景點,旺季08:00~19:00、淡季08:30~18:30,票價30元人民幣
官網

陜西咸陽。乾陵︱唐高宗、武則天陵墓。
▲ 乾陵的售票處及出入口,欲前往乾陵司馬道,需於此搭接駁車前往乾陵東門站。

陜西咸陽。乾陵︱唐高宗、武則天陵墓。
▲ 乾陵的售票大廳入口。

陜西咸陽。乾陵︱唐高宗、武則天陵墓。
▲ 乾陵全景區圖。下圖為細部。

陜西咸陽。乾陵︱唐高宗、武則天陵墓。
▲ 帝武則天、與唐高宗李治的合葬陵墓。

陜西咸陽。乾陵︱唐高宗、武則天陵墓。
▲ 陪葬墓的永泰公主墓、章懷太子墓、懿德太子墓。

距離西安市區約76公里的乾陵,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624-705)、與唐高宗李治(628-683)的合葬陵墓,也是陝西的唐朝18陵之中保存最完整、藝術價值也最高的一座。乾陵同時還包含有17座分布在主陵周圍的陪葬墓,著名的有永泰公主墓、章懷太子墓、懿德太子墓等。購買一張門票,可藉由景區內的接駁車同時遊訪這些文化景點。

從乾陵售票口進入陵墓園區後,得先搭上一段約15分鐘車程的接駁車,才能抵達「乾陵東門站」的武則天、唐高宗合葬陵墓入口。通過驗票口,便是一條又長、又寬、又筆直的司馬道。這條約650公尺長、由朱雀門(華表矗立處)一路通往陵墓的神道,為整座陵區的中軸線,兩旁聳立著對稱式排列的石雕群(石像生),為華表1對、翼馬(天馬)1對,駝鳥1對,仗馬及馭手5對、文臣武將石人像10對,恢宏的氣勢展現了唐朝皇家陵墓的威嚴、莊重及氣派感。

由乾陵的司馬道也可發現,中國秦、漢、唐朝的陵墓文化演變:「秦皇陵」平均約185公分的兵馬俑(陶俑)、「漢陽陵」50~70公分的裸體俑、素衣俑(陶俑),演變至乾陵的石像生 (石雕),其中,文臣武將石人像高约3.75~4.16公尺。

陜西咸陽。乾陵︱唐高宗、武則天陵墓。
▲ 武則天、唐高宗的合葬陵墓驗票口。

陜西咸陽。乾陵︱唐高宗、武則天陵墓。
▲ 寬大筆直的司馬道,盡頭處的那座小山丘(梁山,海拔1047.9公尺),便是武則天與唐高宗李治的合葬陵墓(沒有開挖)。

陜西咸陽。乾陵︱唐高宗、武則天陵墓。
▲ 650公尺長的司馬道,起點處為華表(圖中的石柱)矗立處的朱雀門(主體建築已不存在)。

陜西咸陽。乾陵︱唐高宗、武則天陵墓。
▲ 仗馬及馭手,司馬道上有5對(10座),但多數已被破壞。

陜西咸陽。乾陵︱唐高宗、武則天陵墓。
▲▼ 司馬道上最壯觀、顯眼的,是10對(20尊)文臣武將石人像,它們高約3.75~4.16公尺,雙手持劍,威武肅穆。

陜西咸陽。乾陵︱唐高宗、武則天陵墓。

陜西咸陽。乾陵︱唐高宗、武則天陵墓。

陜西咸陽。乾陵︱唐高宗、武則天陵墓。

陜西咸陽。乾陵︱唐高宗、武則天陵墓。

陜西咸陽。乾陵︱唐高宗、武則天陵墓。

陜西咸陽。乾陵︱唐高宗、武則天陵墓。
▲ 想不到司馬道上還矗立有駝鳥石雕!其實,這是反映唐代與西域的文化交流。

陜西咸陽。乾陵︱唐高宗、武則天陵墓。
▲ 翼馬(天馬),馬身兩側有翅膀,象徵天馬行空,也寓意著帝王的威嚴與神聖。

走過了一大段石像生對稱排列的司馬道,來到中段處,這裡矗立著2座對稱式的闕樓,闕樓旁各有一座高聳的石碑(述聖紀碑、無字碑),以及整齊排列的蕃臣像(61蕃臣像)。再往上走,則是有一對石獅看守的帝陵區司馬道,通往梁山深處、尚未開挖的武則天、唐高宗合葬墓穴。

2座石碑中,高約7.5公尺的「述聖紀碑」,是武則天為唐高宗李治所設立,碑文由武則天親自撰寫,主要歌頌唐高宗的功績和德行。「無字碑」則是一座高6.5公尺,矗立於高1.5公尺的基座上,它的存在,有2種說法;一為武則天的遺願:功過由後人評說。二是由武則天的兒子唐中宗李顯所立,面對母親複雜的歷史地位而難以定論,如果歌頌武則天,可能會引起朝中反對派的不滿;如果批評她的過失,又有違孝道,因此,李顯選擇設立無字碑。

陜西咸陽。乾陵︱唐高宗、武則天陵墓。
▲ 站在司馬道中段處,可看到乾陵的4座闕樓,遠處的2座闕樓中,右側位於東乳山上、左側為於西乳山。

陜西咸陽。乾陵︱唐高宗、武則天陵墓。

陜西咸陽。乾陵︱唐高宗、武則天陵墓。
▲ 武則天為唐高宗李治所設立的「述聖紀碑」。

陜西咸陽。乾陵︱唐高宗、武則天陵墓。
▲ 武則天的「無字碑」,有著功過由後人評說之意。

陜西咸陽。乾陵︱唐高宗、武則天陵墓。
▲ 無字碑不僅是乾陵的重要文化景觀,也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充滿謎團和哲思的象徵。

陜西咸陽。乾陵︱唐高宗、武則天陵墓。
▲▼ 細看無字碑,上面刻有密密麻麻的文字,這是宋、金朝之後,許多文人墨客在碑上題刻詩文。

陜西咸陽。乾陵︱唐高宗、武則天陵墓。

61尊蕃人像,為外國使臣或少數民族的首領,象徵著唐代萬國來朝的盛況。其中東群29尊、西群32尊,各分成4排站立。這些石雕人像,身高約150~170公分,多數身穿著圓領武士袍,雙手攏袖作抱笏、或雙手作持笏於胸前狀,以示敬意。不過,石人像的頭部全部被毀,僅剩一尊留有半顆頭的。

至於為何頭部被破壞,坊間有許多說法。一為這些外國使臣或少數民族的後代,認為是先祖為陵寢守墓,憤而破壞;也有一說為,附近村民誤信蕃臣像在夜晚會「活過來」,為了維護當地安寧,村民故意將它們的頭部敲掉,以破除邪氣。

陜西咸陽。乾陵︱唐高宗、武則天陵墓。
▲ 61尊蕃人像的頭部全部被毀,僅剩一尊留有半顆頭的。

陜西咸陽。乾陵︱唐高宗、武則天陵墓。

陜西咸陽。乾陵︱唐高宗、武則天陵墓。

陜西咸陽。乾陵︱唐高宗、武則天陵墓。

陜西咸陽。乾陵︱唐高宗、武則天陵墓。
▲ 61尊蕃人像中,只有這一尊留有半顆頭。

陜西咸陽。乾陵︱唐高宗、武則天陵墓。

陜西咸陽。乾陵︱唐高宗、武則天陵墓。
▲ 這是司馬道的後段,通往梁山的武則天與唐高宗李治的合葬陵墓,帝陵沒有開挖,但梁山可以攀爬。

陜西咸陽。乾陵︱唐高宗、武則天陵墓。

參觀完乾陵的司馬道,遊程還未結束。整座乾陵共有17座陪葬墓,目前已開挖、並已對外公開參訪的有懿德太子墓、章懷太子墓,以及已規劃為乾陵博物館的永泰公主墓,博物館裡另有一座「仿唐地宮」,以各種古文獻想像出帝陵內樣貌而建;以上的3個墓及仿唐地宮,都可持乾陵的同一張門票參觀,無需另外付費。

乾陵博物館的永泰公主墓,通常是造訪乾陵遊客第一站造訪的景點,因為它就位在售票口一進來的不遠處,無需搭接駁車。

陜西咸陽。乾陵︱唐高宗、武則天陵墓。
▲ 乾陵博物館的入口,永泰公主墓,及仿唐地宮都在裡面。

陜西咸陽。乾陵︱唐高宗、武則天陵墓。

陜西咸陽。乾陵︱唐高宗、武則天陵墓。
▲ 永泰公主墓入口。

永泰公主名叫李仙蕙(684-701),她是唐中宗李顯的第7個女兒、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的孫女。去世時只有17歲,她的墓是迄今已發掘唐代女性陪葬墓中規格最高、且最大的一座,甚至直逼太子墓規格。

西元701年,永泰公主因為私下議論武則天的寵信張易之、張昌宗兄弟專權之事,被武則天得知後下令處死,年僅17歲,死後並沒有被妥善安葬。西元705武則天去世後,唐中宗李顯上位,立馬為李仙蕙冊封為永泰公主,並打造規模直逼太子墓的永泰公主墓,做為武則天的陪葬墓,「永伴其側」,被後世視為對武則天的一種間接回應、也是一種無聲抗議。

一進入永泰公主墓,是一條通往地底、約87.5公尺長的墓道,墓道兩側彩繪著侍女、樂舞等展現唐代宫廷生活的壁畫。整座墓葬由墓道、甬道、前室、後室,以及6個天井便房組成,體現唐代皇室墓葬的高規格;壁畫部分以靠近墓室附近保留的最為完好。另外,永泰公主墓雖然被盜過(推估在唐朝晚期),但1960-1962年挖掘時,仍出土了1353件唐三彩、陶俑等陪葬品。

陜西咸陽。乾陵︱唐高宗、武則天陵墓。

陜西咸陽。乾陵︱唐高宗、武則天陵墓。

陜西咸陽。乾陵︱唐高宗、武則天陵墓。
▲ 約87.5公尺長的墓道,原本彩繪著侍女、樂舞等展現唐代宫廷生活的壁畫,但多數已經風化。

陜西咸陽。乾陵︱唐高宗、武則天陵墓。

陜西咸陽。乾陵︱唐高宗、武則天陵墓。
▲ 這個是早期的盜墓洞,永泰公主墓推估在唐朝末期即已被盜。

陜西咸陽。乾陵︱唐高宗、武則天陵墓。
▲ 墓道上有6個像市壁龕的天井便房,裡面滿是陶俑、唐三彩等各種陪葬品。目前展示的為仿製品。

陜西咸陽。乾陵︱唐高宗、武則天陵墓。
▲▼ 墓道的盡頭處為銜接墓室(分有前室、後室)的甬道,兩側的牆面上仍可見到西元705年保存至今的唐朝侍女壁畫。此圖為前室。

陜西咸陽。乾陵︱唐高宗、武則天陵墓。

陜西咸陽。乾陵︱唐高宗、武則天陵墓。

陜西咸陽。乾陵︱唐高宗、武則天陵墓。

陜西咸陽。乾陵︱唐高宗、武則天陵墓。
▲ 走過最後這段甬道,盡頭處的後室,為永泰公主棺槨安置處。

陜西咸陽。乾陵︱唐高宗、武則天陵墓。
▲▼ 以青石打造的棺槨,表面雕刻有精美的紋飾,包括花卉、瑞獸、雲紋等,展現唐代的石刻技藝。

陜西咸陽。乾陵︱唐高宗、武則天陵墓。

IMG_3850_调整大小.JPG

陜西咸陽。乾陵︱唐高宗、武則天陵墓。
▲ 昔日盜墓者破壞棺槨留下的裂痕。

永泰公主墓入口的一側,規劃了一座仿唐地宮,讓人可對尚未挖掘、無法進入武則天、唐高宗帝陵,有個想像空間。

仿唐地宮的前段,以各種真人大小的模型還原武則天在位時期,歌舞昇平、文武百官覲見、國外使節來訪等樣貌,最末端則是武則天與唐高宗的合葬帝陵想像空間,2位唐朝皇帝平躺於房屋型建築的玉製棺槨內,墓室的上方是穹窿形的天宇、下方是方形的地闊,反映出「天圓地方」的宇宙觀。或許是行前對於這座仿唐地宮期待太大,進入裡面發現規劃得非常粗糙,比起乾陵其它的文化景點,明顯沒什麼看頭。

陜西咸陽。乾陵︱唐高宗、武則天陵墓。
▲ 仿唐地宮的入口。

陜西咸陽。乾陵︱唐高宗、武則天陵墓。

陜西咸陽。乾陵︱唐高宗、武則天陵墓。

陜西咸陽。乾陵︱唐高宗、武則天陵墓。

陜西咸陽。乾陵︱唐高宗、武則天陵墓。

陜西咸陽。乾陵︱唐高宗、武則天陵墓。

更多即時美食、旅遊資訊,歡迎你加入:齊哥的食旅探go 臉書粉絲團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齊哥的食旅探go 的頭像
    齊哥的食旅探go

    齊哥的食旅探go

    齊哥的食旅探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