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魯  #聖谷  #高原之路  # Sacred Valley  #安地斯山脈  #The Andes Mountains  #莫瑞梯田  #Moray Ruins  #馬拉斯鹽田  #Maras Salt Mines
聖谷之路01.JPG
▲ 安地斯山脈高原上的聖谷,處處可見群山包圍下的農田、草原,景色無比絕美。

聖谷(Sacred Valley),簡而言之就是安地斯山脈高原上、烏魯班巴河(Urubamba River)所流經的谷地,為皮薩克鎮(Písac)與奧蘭塔坦博鎮(Ollantaytambo)之間這段綿延約100多公里長、海拔高度約為2500~3500公尺的範圍。這裡也是從秘魯的高原城市庫斯科(Cusco),前往馬丘比丘的必經之地

聖谷一帶的土地肥沃、且又有充足的水源,非常適合耕種農作物,是秘魯非常重要的糧倉,盛產小麥、玉米、蟬豆、馬鈴薯等各式農作物。這段聖谷之路,一路上有著極其優美、處處宛如名信片般的風景,綿延的安地斯山脈如影隨行,青山、雪山、河谷,加上一畦畦拼布花田般的農田、谷地裡自給自足的小農莊,都讓這段蜿蜒的盤山公路行程無比精彩豐富。喜歡攝影的人,聖谷之路絕對讓人拍不完。

聖谷我分成2篇介紹,這一篇講的是庫斯科往馬丘比丘途中所見到的高原風景,以及莫瑞圓形梯田(Moray Ruins)、馬拉斯鹽田(Maras Salt Mines);下一篇介紹高原裡的遺世獨立小村莊,密斯密耐村(Misminay)。

聖谷之路02.JPG
▲ 安地斯山脈是全世界最長的山脈(約7~8000公里長),前往馬丘比丘的聖谷之路,偶可見雪山探頭。

聖谷之路03.jpg
▲ 光影讓這條蜿蜒的農路,展現平凡中的不平凡。

聖谷之路13.jpg
▲ 高原上的印加婦女,多是身著傳統服裝、蓬裙,戴上高帽子為飾,羊駝身上的毛料是印加人主要的服裝原料之一。

聖谷之路14.jpg

聖谷之路04.jpg
▲ 聖谷的一路上有著極其優美、處處宛如名信片般的風景,這道彩虹、這位小男孩,成就了這張聖谷日常、對我們卻難忘的照片。

聖谷之路05.jpg

聖谷之路06.jpg
▲ 聖谷是秘魯非常重要的糧倉,一路上窗外景色幾乎都是這番拼布花田般的農田。

聖谷之路07.JPG
▲ 這畫面有點類似義大利托斯卡尼的味道,都有著令人充滿想像的慢步調農村生活畫面。

聖谷之路08.JPG

聖谷之路09.jpg
▲ 高原上由烏魯班巴河(Urubamba River)所切割出的谷地,所造就出的農村、農田,從高處看更顯壯觀。

聖谷之路10.jpg
▲ 這條極陡又蜿蜒的山路,比起北宜九彎十八拐及日本的群馬縣榛名山髮夾彎,有過之無不及,車行途中冒冷汗也是必然的吧。 

聖谷之路12.JPG
▲ 聖谷之路所經過的農村,有的規模小、有的大如上圖,感覺上頗為靜謐且遺世獨立。

聖谷之路途中會經落許多小村落,這些村落有的錯落河谷邊、有的座於高原平坦的農耕地邊,規模大大小小、甚至僅散落幾戶的村子都有,車子呼嘯而過,驚鴻一瞥中給人的感覺就是遺世獨立、安安靜靜的想像。前往馬丘比丘途中,多數旅行社都會安排進入村子裡一探當地印加婦女所主導的工藝之家。

住在聖谷的印加人,男的多數以務農、酪農為主業,主內的印加婦女則以編織見長,所謂的工藝之家就是參觀村落裡這些印加婦女的編織工作場域,其實這就是行程中所謂的購物站,雖然買不買是其次也不會強迫,但工藝之家的環境古樸而傳統,感覺就像是一處山中的農莊、農場,甚有地方風情。

在這裡可見到印加婦女展示的整套編織、植物染流程,比如從羊毛中提取製作織物毛線、用傳統織布機編織,再以各種玉米等植物烹煮成各色染汁染毛線等,工藝之家的院落裡還飼養有羊駝、土撥鼠等動物,讓人盡情拍照,算是頗有特色的點。當然,這裡也滿是各種手工織品、布偶等,價格也算平實,喜歡的話就下手買吧。

工藝之家01.JPG
▲ 工藝之家的印加婦女們,多半都是住附近的鄰居,感情非常好,拍照時還會互相開玩笑。

工藝之家05.JPG
▲ 羊駝們掛上植物染毛料的耳環,非常有造型且很有在地風情。

工藝之家06.JPG

工藝之家07.JPG
▲ 印加婦女編織時神情專注,以傳統織布機一針一線編出各式毛毯、布料產品。

工藝之家09.jpg
▲▼ 以紫玉米提煉出的植物染汁,是毛料中主要的紫色來源。

工藝之家11.jpg

工藝之家14.JPG
▲ 印加婦女手工編織的布偶,在地風情十足。

工藝之家02.JPG
▲ 工藝之家除了工作場所、展售場,還規劃有傳統的高原農家廚房,讓人一窺印加人的起居生活區。

聖谷之路16.JPG
▲ 高原上的印加婦女出門時多半會戴上帽子,髮型以辮子頭為主。

聖谷之路15.jpg
▲ 印加婦女多半擅長編織,毛料則取自於高原上常被他們飼養的羊駝。

聖谷之路17.jpg
▲ 聖谷之路途經一座不知名小鎮,老老舊舊的石板路、建築,任何一條巷弄都給人老街風情。

聖谷之路18.jpg

聖谷之路19.JPG
▲ 這張圖片的海拔已經3300~3400公尺,依然農田處處,祕魯糧倉可不是叫假的。

聖谷之路20.JPG

聖谷之路21.JPG
▲ 在這樣的地方開車,應該是一種享受吧?!?

聖谷之路22.JPG
▲ 高原上的小村莊,建築多半以紅土磚打造,由高處遠眺整齊一致。

聖谷之路23.JPG

聖谷之路25.JPG
▲ 村莊雖然小,但也規劃有學校。

除了迷人的自然景色,聖谷散佈著許多古印加帝國的要塞、神殿,和梯田、鹽田等遺跡。

其中位於海拔約3600公尺之處的莫瑞圓形梯田(Moray Ruins),可見到5座依著地勢打造的漩渦狀圓形梯田,最大的直徑約130公尺、深達40公尺,冬季時最上及最下層溫差約可高達14度,有學者認為這是印加人的農業實驗梯田,用以實驗不同的高度(溫度)來測試及研究農作物的生長狀態。同時,他們也研究出一套利於高低梯田的灌溉系統,讓水量平均灌溉至各範圍,即使在水量豐沛的雨季,地勢低窪處也不會因此氾濫。

聖谷之路27.JPG
▲ 莫瑞圓形梯田在高處設有觀景台,讓人俯瞰落差達40公尺的梯田全景。有興趣(有時間)的話也可走到底部參觀。

聖谷之路26.JPG
▲ 莫瑞圓形梯田遠看有點像圓形競技場,但這是古印加人的農業實驗梯田。

聖谷之路28.JPG

距離莫瑞圓形梯田約半小時車程的馬拉斯鹽田(Maras Salt Mines),到訪時天色已晚(在一路上拍得太開心忘了時間了),沒能看到它最美的一面。這處富含鐵質的紅土鹽田跟梯田一樣,3000多座方塊狀的鹽池(也有一說為5000多座)層疊分佈於起伏的山谷中,從高處眺望非常壯觀。不同於莫瑞圓形梯田已不再耕作,這處已有數百年歷史的鹽田至今依然不斷地產鹽。

馬拉斯鹽田不是岩鹽,而是取自鹽池附近、蘊含著豐富鹽份的果里布吉歐鹽溫泉(Qoripujio Spring),以渠道引流的溫泉水,在富含鐵質的紅土壤池子裡慢慢蒸發,讓產出的鹽呈現淡淡的粉紅色。早期馬拉斯鹽田是有開放遊客走進鹽田裡拍照取景的,但因為遊客長期不首規定等影響,自2019年6月15日開始,已不再開放讓遊客進入鹽田,只能從鹽田觀景台遠眺了。

聖谷之路29.JPG
▲ 鹽池面積多半都控制在4平方公尺左右,深度不超過30公分,一池池綿延出約3000多座方塊狀鹽池(也有一說為5000多座)。

聖谷之路30.JPG

聖谷之路31.JPG

聖谷之路32.JPG
▲ 從公路上遠眺馬拉斯鹽田,3000多座方塊狀鹽池(也有一說為5000多座)一字排開,非常壯觀。

聖谷之路33.JPG
▲ 自2019年6月15日開始,馬拉斯鹽田已不再開放讓遊客進入鹽田,只能從鹽田觀景台,或公路上遠眺了。

arrow
arrow

    齊哥的食旅探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